1)第625章 登高之门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孙无忌和他妈,在月华殿吃过饭之后,就被带出宫了。

  杨茵绛派人来打发的,意思是你们让杨瑞来帮忙求情也没用,太子不可能枉顾法纪,徇私帮忙。

  这就是杨瑞阴暗的一面了,是他让自己的母亲去将人打发走的,他自己反而还落了一个人情。

  等人走后,他才去找老二杨瑾,将长孙晟为啥不能封的事情,也告诉了自己的弟弟。

  终究是嫡长,杨铭是最有耐心给杨瑞指导的,以至于这小子的心机城府,已经跟当年十二岁的杨铭有的一拼了,可那会的杨铭是带着前世记忆的,杨瑞可没有。

  其实大理寺的郑善果猜对了,杨铭就是要借大理寺的手,将长孙行布踢出去,长孙家今后有长孙无忌,而长孙无忌现在又被他那三个哥哥打压,这不好。

  杨铭是要帮长孙无忌在家族树立威信的,也就是说,长孙家的家主,将来必须是长孙无忌。

  翌日朝会,魏征提出了削减食邑,以解当下国库之难。

  而他的建议当中,王、公、侯三等爵,都得削减。

  这下好了,朝堂上一帮子人恨不得就地打死魏征。

  于是纷纷有人表态,意思是国家也不是很艰难嘛,真要是日子都过不下去的时候,你再削我们也不迟啊。

  其实这些政策,开皇年间就已经这么干了,但是当时刚刚立国,阻力太大,现在时机已经渐渐成熟,是时候落实到位了。

  “先奏报陛下,然后三省合议,增改入大业律当中,任何人不得违律,”杨铭沉声道:

  实际上,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他们也不会认削,而是联手换个皇帝。

  于是杨铭假模假样的训斥了魏征一顿,大概是说,你一个礼部的,也敢议论这事?

  “你能体谅国家的难处,想法是好的,但是过于激进无知,”杨铭看向魏征,道:

  “念你经验尚浅,就不怪罪了,我大隋立国三十三年,政务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有这个心,那就去门下省吧,门下省掌审查政令及封驳诸事,适合你。”

  杨广大封宗室的时候,就是杨约最早提出弊端的,他认为封王太多,国家难以负担。

  这个政策,是以防地方官与当地世家勾结,形成一股垄断地方的势力,可以说政策是非常好的,但是直到如今,很多都没有落到实处,因为关系户太多了。

  “本就是国策,自该推行到位,”杨约是开皇老臣,人家开皇年间是裴矩在内史省的下属,参与过大隋各项律法的制定,属于是大隋行政机构以及国事改革策划的参与人之一,他是完全赞成杨铭的。

  这个政策,来源于一个人,华阳郡公梁彦光,梁毗过继出去的长子。

  换了,是弊大于利。

  宇文述赶忙站出来道:“太子英明,地方行政权力,确实应朝廷直接任命,方保我大隋国祚万世平安。”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