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卧龙有计_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政策,绝不会和士族阶级妥协。

  秦峰表示肯定不会开此先例。

  贾诩就开始回忆,他想起前几天,听到秦峰提起了一个名字,蔡媛。他就回去查资料,一看不要紧,竟然是蔡瑁的妹妹,美艳不可方物。

  而秦峰为何提起这个名字,那是因为上辈子,那是他媳妇。如今来到襄阳城,他能不想念?

  老贾诩琢磨了一下,说道:“大王,听说蔡瑁有一个妹妹,十分美艳,尚未婚嫁。若主公纳之,极大的可能说服蔡瑁,又能笼络荆州士族。”

  秦峰和庞统这才知道,原来是这种定心丸。

  结亲历来是拉拢的最佳手段,庞统琢磨了一下,道:“蔡瑁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功利心太重。大王若能结亲,许给其一定的地位,他一定会投顺的。”

  “这不好吧……。”秦峰惦记着前世今生的媳妇,言不由衷道。

  少顷。

  贾诩道:“大王,我看此事,还需庞德公出马。”

  庞统回到故乡,也正在琢磨庞家的未来,这可是立功的大好机会,于是拍着胸脯,包在身上。

  一转眼,一个月就出去了。

  秦峰初春动兵,时至今日以过农历三月,即将入夏。

  这一日秦峰召见庞统,“如何?”

  庞统惭愧道:“襄阳戒备森严,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打开过城门,无法入城,大王恕罪。”

  这时,老贾诩兴冲冲跑了进来。

  郁闷的秦峰见状,不禁问道:“文和为何如此喜悦?”

  老贾诩稳住神,行礼,道:“大王,汉江平原的稻谷熟了。”

  “哦?”秦峰随口应了一声。

  古代有两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东汉的荆州地区,囊括湖南湖北大部,因此成为汉朝最富庶的州。

  但秦峰很快面露喜色。

  庞统也是面露喜色,道:“既然刘备据城不出,咱们正好收割粮食,补充军粮。”

  秦峰笑道:“传令,全军撤退。”

  “啊?”庞统立刻蒙圈了,心说啥意思,大王早起喝多了?

  老贾诩就那种眼神瞅着庞统,那意思,你的韬略还是不行,你看主公多英明,你韬略不行将来可怎么辅佐主上,还需要多学。

  庞统作为立志成为席军师的年轻人,对这种鄙视的眼神十分敏感。看到后心里一阵翻腾,脑力马力全开,终于有了领悟,急忙道:“大王妙算,咱们一撤,刘备肯定出来收粮食。他打开城门,咱们一来就有进城找我伯父的机会,二来杀他个回马枪。”

  “粮食也要,兵马也要他留下。”庞统攥拳道。

  “孺子可教也。”老贾诩抚须道。

  庞统眼角一阵抽搐。

  另一方面。

  襄阳城。

  城头,刘备在城南遥望南边金黄一片,心里就翻腾。他就立刻跑到了城北,遥望金黄一片,就更加翻腾了。

  他大耳朵扇了扇,急忙下城。比及来到府衙,就看到诸葛亮扇着扇子,带着众将正在看沙盘。

  “军师,军师,粮食熟了。若被秦子进收了去,他补充了粮草,我军反而去库存。看秦峰的架势,是要长期围困我们,粮草不可不琢磨。”刘备焦急道。

  “主公的意思?”诸葛亮轻摇羽扇。

  “抢收,如何?”刘备询问道。

  诸葛亮一时半会没言语。

  李严忍不住道:“主公,秦子进狡诈,又有贾诩庞统这样的人为军师,他岂能不防备我军抢粮食。若我军出城,恐遭其攻击,得不偿失。”

  刘备之所以焦急,就是因为他也想到了这一点,但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外面几十万斤粮食,心再大的人,也是惦记。他之所以对诸葛亮说,是希望诸葛亮拿个主意出来。

  少顷,“呵呵呵……。”诸葛亮自信一笑,扇子一点沙盘,对众人道:“我有一计,专叫惊吓秦峰不敢出兵,我军顺利收粮。”

  “惊吓秦峰不敢出兵?”众将晕菜,心说秦王身经百战,什么没见过,杀过的人比咱们全军人数都多,能吓唬的了人家?

  刘备也是这么想的,立刻问道:“军师,你说说,是何计策?”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