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零四章.一群少年的北狩_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正文卷第七百零四章.一群少年的北狩无礼吗?

  是真无礼。

  可是,礼是什么,规矩又是什么?

  礼是崇平帝允许了。

  规矩是崇平帝制定的。

  尽管林朝辞没跟杨国昌等人辩论什么才是礼,可他的每个举动,都是在用自己的礼仪践踏杨国昌等人的礼仪,而这,也是崇平帝默许的。

  崇平帝早就想对以杨国昌为首的保守派下刀子了。

  可是,他害怕舆论。

  更害怕因舆论而留下黑历史。

  或是因舆论,导致变法失败。

  尽管一次变法失败对此刻如日中天的他而言,达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也不会折损他的权威,可这种失败的耻辱才是最令他难以接受的。

  而愚民治国的缺点就是文官掌握着可以与皇权抗衡的解释权,也就是对文字和舆论的定义权。

  崇平帝自诩非凡。

  发誓要建立宏图伟业。

  自是不可能蛇鼠两端,犹犹豫豫,做事讲究什么狗屁的妥协,以妥协求得自己的宏图大业的。

  且,也不止崇平帝如此。

  纵观古今。

  有鲸吞天下之野心的雄主,无一不是刚到发指的人物,尤其是汉武帝,可以说是扛着天下人的不解,启用卫青、霍去病这两员年轻的大将,即便是放到后世,也不会再有帝王能如此大胆,像个赌徒一样,启动一位养马的家奴与一位不满十八岁的少年,发兵远征漠北。

  咱们先不说他做的对不对。

  只说他的这份魄力。

  就不是一般人能具备的。

  故此,以秦皇、汉武、唐宗等明主做榜样的崇平帝,绝不会因自己手里掌握着兵权就对文官那边掉以轻心,且,这一点,从他搜罗的罪证上便能看出,他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做这方面的准备了,只不过,林朝辞的到来把他的保底往上提了一个档次,而林朝辞的所作所为,尤其是那道红色的雷霆,则是又把他的保底往上提了一个档次,至于林朝辞能否做到像他说的那样,去草原那边转悠两圈,以及他刚刚说的什么“逼的王庭为他改道”之类的话,成,那就更好,这种胜利可鼓舞他手下的将士,也能让老百姓对他这位皇帝的看法变好,毕竟,谁不想跟着一位能让子民扬眉吐气、在外邦面前趾高气昂的皇帝呢,输,也没什么,天意如此,可堵住万民之口。

  就像现在这样。

  礼部尚书死了。

  他该怎么操作?

  那必然是把罪证公之于众啊!

  圣旨上该怎么写?

  把林朝辞摘出来,后,表示苍天对他这位皇帝示警,劈死了一位大奸臣,也就是礼部尚书,再把搜罗的罪证放出去,他在这皇宫大殿里都看见了一内一外、一红一蓝的两道雷光柱,他相信,这京城里的老百姓肯定也看到了。

  那么,舆论会怎么说?

  舆论会说,他是老天爷的崽,没看老天爷都帮着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