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6章 考成法(第三更)_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又是为何?”

  “朕来告诉你们,凡统兵一万以上,大明必败的原因在于,内斗成风,各方派系林立,朝廷后勤调度一塌糊涂,监军妄自干涉战局,一些不知兵的人,横加指责,在这北京城内,喝着花酒,骂着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

  “这算不算管制失控!”

  “大明有两点管制失控:一为吏治,二为言论!有些人,借以清流之名,沽名钓誉,胡乱抨击同僚,不尽本职,不惜踩着忠良上位!”

  “这算不算官职失控!”

  皇帝越说,大臣们呼吸越沉重。

  “王爱卿,张居正的《陈六事疏》第一条是什么,你给朕说说?”

  王永光微微一怔,心头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他连忙出列,道:“省议论。”

  “何为省议论?”

  “即少说话,多做事,各司其职。”

  “为何张居正为提出这样的观点?”

  王永光犹豫了一下,道:“因当时朝臣多有议政,而少有办事者,即便有办事者,担责任者甚少,张江陵提出省议政。”

  崇祯继续问道:“那张江陵之后是如何做的?”

  他心中一清二楚,就是要这些文官亲口说出来。

  “张江陵施行考成法!”

  崇祯继续追问道:“何为考成法?”

  这下不少官员心头都开始发紧了,难道皇帝要实施考成法?

  张居正的那套考成法简直就是为大多数官员所不容。

  为何?

  因为对官员的管制非常严格,这对懒散自在习惯的大明官员,简直就是噩梦。

  王永光硬着头皮道:“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对应办的事情,当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

  “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

  “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每完成一件登记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论罪处罚。”

  “六科也可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也可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你看,这套管理方法,非常厉害。

  凡事交代下去,分三册记载,各自保留一册,这样在追查的时候,三分做核对,谁都赖不了,想推卸责任?

  没门!

  这已经是21世纪的管理方法了,这一套就是张居正的管理法。

  这套吏治方法的效果如何?

  万历三年(1575),查出各省“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共计237件,巡抚、抚按官员54人。

  其中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约、浙江巡按肖廪,因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罚停俸三月。

  万历四年(1576),山东有19名、河南有12名地市级官员,因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和革职处分。

  更主要的是挖掘了一大批不称职、不干净的“大老虎”和“小苍蝇”。

  据统计,在张居正主政的十年间,因为执行考成法而被裁撤的官员竟然占到了官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因为有考成法在,“立限考成,一目了然”,彻底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不拘出身和资历,大胆任用人才。

  但可惜的就是,张居正一死,下面的官员就开始反扑了。

  他们不允许有人对他们进行如此正规的考核。

  朝廷管制失控,他们才有机会。

  这趟水必须越混越好,那些政治投机者,那些乡绅,那些商人,都可以钻朝廷的空子了。

  所以,张居正一死,官员反扑就直接把张居正的家人都给灭了。

  。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