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迁移和农业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的十分之一,以前农民将赋税交完后,就只剩下最后一口粮食,供自己家里不饿死,但现在不同了,现在不仅可以大口吃饭,还有存粮!

  并且,更令大家高兴的是,秋天就快要到了,庄稼要熟了,果子也要熟了,今年的秋天一定是一个收获的秋天。

  得到这样的好消息,赵桓是打心里高兴,政事堂也一扫前段时间皇帝大杀特杀的紧张气氛,现在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觉得这样下去,都可以交差了。

  唯一让政事堂的大佬们愁心的就是要吸引大量的人口到东京城来,按照皇帝未来二十年的东京城的规划,到明年结束,东京城要增加至少二十万的人口,之后的三百多万,要逐年递增。

  这二十万人从哪里去找?京畿路去迁?迁谁?迁农民吗?迁完谁种田?没有人种地大伙儿吃什么?

  赵桓可不管那么多,他只是张口便下任务,明年年底之前东京城必须多二十万人,这是基本任务。

  狠狠压榨了宰相们后,皇帝便召见秦桧,又召见了两府的宰相和翰林重臣,大家一起去新成立的科学院。

  赵桓非常清楚,压榨归压榨,但是不想办法,最后压榨出来的只有人血,没有人口。

  宰相们不是担心大量迁移人口到城市里后,没有人种地,到时候粮食产量大减么?

  那就想办法提升农业的效率,以前五个人的产量,若是能一个人完成,那其他四个人都可以迁入城市了,当然,不能这么简单折算,那四个人迁入城市后,粮食消耗会倍增,所以按照两个人可以迁入城市来做等比例换算。

  这种事,宰相们是完成不了的,赵桓也是没有办法的,只有科学院能完成任务。

  关于科学院的成立,也是饱受争议的,用大臣们的话来说,皇帝这是不务正业,竟然一口气投了一百万贯在科学院上。

  也不知道秦桧这厮在民间哪里找来的一些怪人,引荐给了皇帝,听说皇帝为每一个人在东京城购置了房产,并且月薪都快要追上宰相了。

  这简直是本末倒置,这些人在民间摆弄摆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算了,现在居然还跑到东京来欺骗皇帝了。

  在大臣们看来啊,这些人和喜欢装神弄鬼的骗子没有区别。

  就说这个叫陈旉的,一没有功名,二没有门第,被秦桧找来,跟皇帝说此人乃是江南一奇人,与陈旉交流后,脑子缺根弦的皇帝便送陈旉一座宅邸。

  这完全是宰相的待遇,当年连苏东坡考上功名之后也没有得到这样的赏赐。

  当大臣们随着皇帝到了科学院,心中却个个不是滋味。

  大臣们终究读的是儒学,对百家杂学肯定是瞧不上的,虽然不知道皇帝又抽了哪门子风带他们来这鬼地方,但大臣们都做好了看皇帝笑话的准备了。

  韩公廉带着陈旉在门口恭候多时,见皇帝来了,便行礼:“臣等叩拜天子万安。”

  “卿不必多礼,朕今日带着两府相公前来是有要事请教。”

  听皇帝这么一说,徐处仁、唐恪等人心中是更不屑,皇帝,我们好歹也是宰相,治世之才,怎么就要向这几个不务正业的人请教了呢?

  “陛下睿智如海,臣等不敢言指教。”

  韩公廉速速将皇帝以及宰相迎了进去,科学院现在还是临时办公点,新的办公点修建在城东,地盘刚刚画下来,工部还在做设计图。

  赵桓道:“陈卿,朕就直言了,现在宰相们遇到了一个问题,朕给他们下了任务,要在明年年底之前迁移二十万人到东京城,但是宰相们担心就这样强硬迁移过来,造成田地荒芜,粮食产量下降,前日你跟朕提过现在大宋的农桑种植方法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朕想你跟宰相们说说,免得他们睡不着觉,到时候私下说朕为人所难!”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