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44章暴乱五千字大章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后,依然有人记得他们是谁,朕还会善待他们的家人。”

  “宗公,你保住身体,朕还有太多太多事,需要你的帮助。”

  宗公深吸了一口气,内心是五味陈杂:“谢陛下!”

  赵桓的语气听起来风轻云淡,但感觉每一个人都重若千钧。

  那八万将士,除了中央军的精锐,还有京东地区新组建起来的地方厢军,他们中最年轻的才十六岁!

  甚至有很多人,刚成婚不久,有的刚做了父亲。

  总之,那是八万个家庭的血泪史。

  灾后,是援救和重建。

  赵桓在河北待了半个月,也开始启程回京师。

  当皇帝回来的时候,徐处仁和唐恪已经为他准备好一份京东路和河北路重建的规划方案。

  有人提议要对黄河进行回河整改,由于河道过高,将现在的河道调整到河北之地,将那里的故道重新挖出来,可以舒缓水患。

  有人还提议,在京东路多开支流,减小下游的水流压力。

  而徐处仁提交的那份重建方案则是将濮州变成一个运粮渡过,就不要再安置那么多人口居住了。

  更好从黄河运输的粮食、货物,可以集中在濮州南岸,然后从濮州陆运到河北各地。

  而恢复河北故道的提议则被否决了,大宋以往三易黄河带来的悲惨教训还不够么?

  黄河的主干不要再轻易改变,但在河北与京东路开设一些分支,舒缓主道的水流压力是可行之策。

  随后,赵桓又听完周朝汇报的关于这次洪灾的损失统计。

  民间损失至少三千万贯,相当于五年前大宋朝廷半年的收入了。

  朝廷拨出来赈灾的一千万贯几乎全部消耗完。

  此次动员的人数多达四百万,几乎半个河北、大半个京东路都被动员起来。

  这是大宋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

  连朝堂上的大臣们都非常震惊。

  这是一场军民在朝廷的组织下联合的自救和防护。

  关于黄河改道的提议,被赵桓否决了,在京东路和河北路挖分支的提议被通过。

  并且,朝廷鼓励一部分灾民南迁,或到京畿路。

  具体的方案则是,朝廷的公田放开对京东路和河北路籍贯的低价售卖。

  而在京畿路和江南东路、荆湖路一带,朝廷的艺造局针对此次受灾,也增加的招募人数。

  总的指导方式就是通过释放资源,增加社会就业,来疏导灾民的南迁,给河北路和京东路的社会减少压力。

  事实上,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因为黄泛区的形成,赵桓也不得不开始减少对黄河下游两边的经济建设投入。

  并且引导百姓西迁或者南迁,是朝廷需要持续做的一件事。

  那京东路和河北路南边难道就放弃不管了吗?

  虽然是黄泛区,但那里有一望无际的良田。

  现在的大宋连第一次工业革命都没有正式进入,不可能修建起像后世那样的三峡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