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8章大宋新的商业规则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剂强心剂。

  并且让东京城商人们眼睛发红的是,四月份,李氏布行一口气在东京城开了十家分店。

  人们惊奇的发现,与其他布行不同,李氏布行的货源源不断,无论什么时候去买,都有。

  朱青这样排在大宋第十名的富豪,也看得嫉妒得发狂。

  他们感慨世界变了,他们靠朝廷的政策,倒卖粮食,赚了很多很多钱,并且未来的空间还会更大。

  不过,以他们商人敏锐的目光来看,跟李氏布行比起来,不算什么了。

  因为接下来,朝廷的品造局会使用华兴纺车,那样赚的钱才是真的多。

  果然,几天后,大宋邸报就刊登了商部购买华兴纺车使用权一事。

  以大宋品造局为例,大宋品造局每利用华兴纺车生产一千件衣服,其中五件衣服的所有营收要支付给华兴商社。

  这件事在东京城引起了轰动,而且很快在其他地方也开始传播。

  人们这才真正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华兴纺车上,不禁好奇,华兴纺车到底是什么,值得朝廷的品造局出钱使用。

  据官方给出来的信息,去年品造局卖衣服就卖了100万贯。

  如果是按照这个规则来给华兴纺车支付,一年要支付5000贯。

  也就是说,华兴商社什么都不知道,就可以得到5000贯。

  随后,大宋邸报上有著名的商贸点评人士给出这样的预测:品造局一旦使用华兴纺车,出货量将至少翻6倍,响应的人工成本将至少缩减一半,无论从哪一点看,品造局都是赚翻翻。

  一时间,大宋邸报为此专门开设了一个商贸板块。

  春风和煦的三月,东京城出现了许多新词:支付、营收、成本、市场、服装……

  让老百姓们感到更加陌生的还有:创新、科学、专利……

  这篇点评更是直接预测了明年华兴纺车将从品造局收到的钱,将高达10万贯!

  若这事不是朝廷参与到其中,必然没有人相信是真的。

  这简直就是颠覆了大宋传统商贸的规则,一边是朝廷商部的品造局,一边是民间新兴的商社。

  原来钱还可以这么赚!

  仅仅只是在这个消息爆炸后的几天,东京城的各大富商,都开始重新思考如今大宋的商业逻辑。

  规则变了,朝廷明摆着是要放权给民间,鼓励民间多做创新。

  靖康六年的华兴纺车案被载入史册,这一年也被称作是大宋工业革命元年,在波澜壮阔的道路修建热潮中,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和民间,振聋发聩。

  华兴纺车出来之后,对市场的另一个馈赠则是,每一件衣服的价格从五十文,降到了三十八文。

  有大宋的商贸学家这样说过:这一年,只要你有胆子参与到服装贸易中,哪怕是成立一个小小的运输队运输原料,你也可以赚一大笔钱。

  靖康新政给民间注入的第一波财富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