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6章 吕雉:不知先帝得见,会有何感_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6章吕雉:不知先帝得见,会有何感?(求月票!)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高祖刘邦

  …………………

  太子刘盈登基,天下将何如?

  其实关于刘邦是否真的想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刘如意,这一点在历史上也是存疑。

  毕竟。

  刘盈作为大汉第一代嫡长子,虽然曾经被老爹从车上抛弃过,但是终归到底,这是跟着老爹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

  并且刘盈这小伙秉性纯良、仁德宽佑,很是符合乱世之后、与民休憩的优秀接班人形象。

  打仗是一代人的事,不应该一代接着又一代。

  这一点,既然其他人能看的出来,识人无数的高祖刘邦不可能看不出来。

  而且刘邦这个人晚婚晚育,六十暮年之际,刘盈才十六岁,而刘如意才不到十岁,天下初定,国需长君,这一点精明的刘邦更加不可能不明白。

  让他把大汉交给一个九岁孩童手上,除非刘邦脑子被扇了的驴子踢了,否则这种事大概率做不出来。

  并且。

  就算刘邦最终决定一意孤行的将刘如意扶上太子之位,那等他驾崩之后,年仅十岁的刘如意皇位也绝对坐不稳皇位,那只知舞乐的戚夫人更是做不到压制朝堂。

  原因很简单。

  刘如意的背景和刘盈的背景,二者相比之下,就如同是萤火比之皓月,压根就不在一个量级。

  作为大汉集团的原始股东,刘氏汉家江山的开创,少不了吕氏家族之助,尤其是多次在刘邦大败之际,是吕家人披荆斩棘的带着海量钱财和成建制的军队给刘邦供血。

  就这一点上,吕氏家族做出的贡献丝毫不低于萧何。

  当然,吕氏对大汉的诸多贡献,在史书的多次刻意删改下已经是很难找到了,就连司马公的史记都被改了,只能从蛛丝马迹之间查到吕氏家族的确是对刘邦这位女婿进行了无上限的增资风投。

  既然是风投,那就当然需要回报。

  所以在大汉开国之后,吕氏外戚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开国功臣,个个都是原始股,月月拿工资,年年拿分红,吕氏外戚更是成为了汉廷庙堂之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势力。

  这是刘盈的母系势力,刘如意有啥?大概是寂寞吧!

  且不说吕氏外戚在朝中势力。

  萧何、曹参等这一帮跟着刘邦从沛县起兵的元老,哪个当年不是得过老嫂子的点滴恩惠,岂能在这个时候变节,自然明里暗里都是站在刘盈身后。

  甚至是张良这种人才加盟的合伙人,同样是奉行着嫡长子制度,坚定的选择了刘盈。

  这等朝局情况、人心所向,把弄了一辈子人心的刘邦不可能不知道。

  故而。

  刘邦屡次当众提出欲换太子一事,实际上大概率只是故意放风,为了敲打吕氏一族而为之,属于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