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章 王振:论兵力,优势在我(求追读!)_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章王振:论兵力,优势在我(求追读!)

  土木堡,地处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内侧。

  属长城防御系统中的一部分,与榆林堡、鸡鸣堡并称为京北三大堡。

  整个堡城呈船型布局,南北宽约一百五十丈,东西长有三百丈,土筑砖包的堡墙高两丈左右,其内卫所百余户。

  不过自永乐之后,仁宣二宗的绝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了民生内政。

  整个洪熙、宣德的十年期间,都未曾对蒙古动过兵,基本是以朝贡拉扯、维持稳定。

  如此一来,朝廷自然就没有去顾及这些为太祖太宗最为得意的边防卫所,在边防将领大肆土地吞并之下,至正统年间,卫所兵十不存一。

  所谓卫所兵,就是军屯,士兵入军籍,七成耕地,三成训练,说白了就是给你一块地,自己种地养活自己,完全自负盈亏。

  太祖朱元璋曾经极为得意的说,他养军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如果严格按照老朱的想法去贯彻实施,自然可以达到这个结果,比如永乐年间的卫所兵就维持着很强战力。

  但是到了宣德年间。

  宁做流寇,不供卫所。

  就算明律规定,军户逃跑,以逃兵罪算,抓住死刑,儿子阉去,妻女充公,但依旧遏制不住卫所兵逃跑的速度,全国逃亡卫所兵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六十万!

  据《明宣宗实录》记载,宣德八年十一月,山东巡按张聪至辽东巡视,竟然发现山海关的守备兵力仅五六人。

  你敢信?

  山海关如此重要的战略重地,守军竟然是个位数!

  不过倒也怪不得这些卫所兵,太特么苦逼了。

  地都没了,还得背着沉重的徭役给边防将领打白工,关外如果有战事还得自个筹口粮出去干仗。

  最后,地都没了,还特么得交税!

  我地都没了,交鸡毛啊?!

  并且这军户规定世世代代子孙往下传,可以说是后世十八代都完全看不到希望。

  心一横,脚一跺。

  GNMLGB,润了。

  风,扬起尘沙。

  占地千亩的土木堡,败落的建筑屋,按规定这里应该有上百军户,可现在只有零散的十几个衣着简陋的军士时而来回。

  这些军士大多都是用革布裹着身子,盔甲之类的铁器,早就是不翼而飞了,大概是拿去换钱交税了。

  一个个活脱脱像极了斯巴达。

  而此时,这些斯巴达们的目光,都是集中在一人身上。

  毕竟一个身着高贵丝绸制成的别样衣裳的男人,还戴着一副泛光的不知什么玩意的东西在脸上,在这土木堡荒凉之地,那是极为显眼的。

  季伯鹰没有在意斯巴达们的惊诧目光,独身站在这土木堡内最高的烽火台上。

  从这里环顾土木堡四面,实地勘察一番,季伯鹰终于算是明白,为什么土木堡之战,会败的这么惨。

  妈的,这地方,就特么是个大型坟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