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章 刚愎自用刘子台_汉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可能不太现实,子敬投鼠忌器不会配合。

  反正龙骧已经留下话,咱们等上两年又如何?再者孙策现在羽翼已成,太守若在合肥耗费钱粮兵马,容易被人渔利.”

  “你担心孙策对我不利?哈哈.”

  刘勋突然大笑起来,跟着取出怀中书信,顺手递给刘晔:“子扬不妨看看这封信。”

  刘晔展开帛书快速浏览,越看眉形的川字就越明显。

  这不是调虎离山么?刘晔赶紧提醒刘勋:“孙策本就少年英雄,加上得了会稽、吴郡、丹阳三郡,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可他信中的言辞谦卑,必然有诈,太守断然不可同意。”

  刘勋不以为然,对曰:“昔日我是袁术的重臣,孙策不过是后辈小将,这种措辞不是理所应当?

  再者寿春数万人迁入庐江,郡中粮米消耗实在巨大,上个月我让从弟(刘偕)到豫章借粮,华歆郡中也紧张,便着人陪他到上缭,让诸宗帅筹措三万斛。

  可偕弟耽搁月余仅得两千斛,简直没把我放在眼内,我早欲伐之。”

  “上缭虽小,城坚池深,攻难守易,不可旬日而举,兵出则疲于外,而郡内空虚;若孙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今出,祸今至矣。”刘晔急声劝谏。

  “此事已成定数,子扬勿要再谏。”

  刘勋觉得刚才语气过重,又小声解释:“孙策只有两三万众,此时正在准备船只欲讨黄祖,他为孙坚报仇都忙不过来,怎么会来图我的庐江?子扬此去合肥辛苦,早些回去休息吧”

  “是。”

  见刘勋刚愎自用,刘晔也懒得继续劝,便拱手辞别出了太守府。

  其实并非刘勋没有脑子,是因现实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袁术遗下的家眷数量庞大,光是嫔妃宫女就多达数千人,这些女子不产生任何价值,但是每月的开销用度极大,加上几千袁氏亲眷和寿春官吏、万余寿春官兵要养,造成庐江钱粮非常吃紧。

  除了经济原因之外,张勋、纪灵等人的军队,才是刘勋最耿耿于怀的地方,必须要通过战争重新整编,所以合肥、上缭必须选一个打。

  上缭有宗民万户、富名在外,张勋等人忌惮许褚不愿打合肥,刘勋只得顺水推舟,打完上缭掠夺钱粮,然后把地盘留给孙策,让对方欠下自己人情。

  刘勋也对孙策留了一手,他送走使者就开始调兵遣将,打算悄悄进军、一鼓作气,想早点结束战斗回师庐江。

  刘晔回家咨询兄长刘涣,才知道孙策不但给刘勋送了重礼,庐江的重要官员皆收了财宝,摆明就在给刘勋下套。

  “刘子台兵出必危,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兄长尽快让人收拾行囊,待到刘勋率大军离开,咱们也跟着离开庐江。”

  “将欲何往?”

  “我观合肥龙骧颇有气概,鲁子敬又在他麾下任主簿,或许愿意暂时收留我们,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孙策的计谋太粗浅,我们留在皖县是不智也。”

  “要不要通知兴佐一家?他那个姐夫秦宜禄,此次不也随你去了合肥?”

  “明天把他们都叫家里,仔细商量斟酌撤离之法,我先修书一封送去合肥,万一龙骧不接纳,就得另寻他处。”

  “善。”

  刘勋不顾劝谏要打上缭,皖县除了刘晔一家要走,郝萌更是一天也待不下去。

  有了秦宜禄居中引见,郝萌也与刘家人绑在一起。

  人情社会是一张网,秦宜禄为郝萌穿针引线,郝萌也有另外的小圈子,别人也在往他的网里跳。

  刘勋带兵出皖城的第三天,刘晔收到了鲁肃和龙骧的消息,一场出逃计划慢慢展开。

  PS:月底最后两天,有月票没投的别浪费了。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