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7章 他们不是江东兵_汉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7章他们不是江东兵

  翌日清晨,淝水两岸起了大雾。

  李典带着部曲继续南下,到了辰时雾气还没消散。

  他正感叹天气不佳时,前方开路的探马带回一人,也是驻守将军岭的斥候。

  斥候送来一个新情报,即昨日黄昏有三十艘大船,在将军岭南麓人工渠停船卸货,看样子是江东的运粮船,而护粮军队只有几百人。

  李典急忙拿出地图查看,从将军岭南麓到六安是一条直线。

  两地之间仅有百里,但是运粮队行动缓慢,最快也需要三四天。

  李典敏锐发现了战机,他寻思自己若向正南急行,完全来得及截住这批粮食。

  只有几百人护粮,那不手拿把掐?

  太史慈此时围困六安,江东人选择从陆路中转,比从淝水、芍陂经水路绕行,既节省了运粮时间,又不会被寿春守军察觉,完全符合用兵之道。

  在寒冷的清晨,李典遇到有利战机。

  想到有机会断太史慈兵粮,能提前化解六安之危,清晨里冰冷的身体,就这么被兴奋点燃。

  李典遂催兵疾行,打算找个合适位置先渡河。

  淝水越往上游水越急,上游更是处于将军岭延展,越靠近上游地势就逐渐抬高。

  爬坡上坎会消耗更多体力,李典不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好巧不巧,前行不足五里。

  李典发现一处渡河点。

  宽阔的河道,分摊了上游来水,加上枯水季节,水位已经下降很多,露出一部分河床。

  站在岸边能看水下的石块,李典遂派人拿木棍下水测量,发现边缘位置只有五尺左右,猜测最深处也就七八尺,最多不会超过一丈高。

  李典的部曲来自兖州,平均身高七尺以上,个头比南方人高不少。

  即便不借助工具涉水,他们踮起脚也可以渡河,实在遇到水深的地方,往前扑腾几下也能过去。

  冬季自然资源少,李典又想到兵贵神速,便等不及砍树做木筏。

  李典选了一队人淌水探路,结果所有人都顺利到达对岸。

  淌水过河省时省力,唯一的缺点就是天冷。

  士兵要在冰水里泡很久,搞不好都会染上伤寒急症,但李典根本不担心这事,他打算过河就找地方生火驱寒。

  只要行动迅速一些,除了少部分体弱者,大部分人能控制寒症。

  即便有一点风险,但相较派人伐木做筏,时间和精力都要节省,搞不好也要生火驱寒。

  李典短暂纠结把心一横,亲自带头淌水渡河。

  于是乎,六千部曲如鸭下河。

  作战士兵轻装简行走得轻松,那两千杂役兵需要抬粮车过河。

  幸好水中有浮力相助,只是泡在水里时间更久,对身体的损伤也会更大。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三国时代能留名的将军,哪一个真的爱兵如子?

  特别像这种运粮的杂役,在主将眼里连牛马都不如,根本没有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