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7章 乌合之众_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7章乌合之众

  其实,什么苦不苦的。

  很多时候,作为一个农村人,为了养家糊口,根本没有那么多选择。

  就比如卖豆腐,为了儿女的几块钱学费,即便是风雪肆虐的天气里,都得顶着刺骨的严寒,用满是琉璃的包单把冻成冰块的豆腐裹起来,搬到拉车上。天不亮就得走街串巷的吆喝,迎上一阵大风,出气儿都困难。

  那个时候,真的没有心思想什么苦不苦了,只想着能早点把豆腐卖完,回家暖和暖和。

  挑三拣四从来都是安逸人嘴里说出来的话,身处苦难者,只能默默承受。

  徐小芷这个下乡大半年的女知青,由于性格的缘故,聪明又机敏,看起来似乎比别人更加能吃苦,也更加随活。

  但是,王承舟从来都不觉得她是那种甘愿在农村受苦的女孩子。

  长生叔的手艺真的没得说,一把形状怪异的洛阳铲硬是被他锻打成了一柄长枪。整个枪头呈漫长的菱形,似枪似剑,即便还没有开锋,都能让人感觉到一股子锐利。

  如果说栾红缨的红缨枪满是灵动和俊逸,王承舟手中的长枪却弥漫着肃杀和凛冽,看着就像一把凶器。

  瞅得徐小芷忽闪着大眼睛,再也不敢像刚才似的,接到手中把玩了。

  王承舟心里真是非常的满意,挠着头,都不知道该咋感谢长生叔了。

  王长生却和蔼的笑着,浑不在意,又转身给他们装了好几斤的豆腐渣,挥手告别了。

  豆腐坊的工作正好做完,徐小芷便跟着他一道回到家中。

  当她知道整个生产大队的知青都要参加护秋队,唯独缺了她,徐大小姐简直委屈极了,撅着小嘴,很久都哄不好。

  王承舟看得好笑,连忙解释了一番。

  当知道事情的危险性之后,她又禁不住担心起来,嘱咐他小心些,不要受伤,又顺带着让他多照顾一下余华。

  王承舟拍着胸脯保证,并承诺给她带回一些野味,弥补她不能参与的遗憾,徐小芷才眉开眼笑,然后颇为豪爽的把半袋子豆腐渣塞进了他的怀里。

  休息了一晚。

  早上起来,原本定的是三个村子的护秋队成员到大队院门口集合,领取武器和装备啥的。

  哪知道,一行人等了半天都不见杨高村的队员出现。

  而水西村的几个知青早跟赵瑜、刁青松和许万年三人凑在一起唠闲嗑去了。或许都是知识分子的缘故,这些往日干个农活就愁眉苦脸、半死不活的城里人,一下子仿佛找到了知己,说起来没完没了,还时不时发出一阵轰笑,显得异常开心。

  看架势,不只是王家村的知青,水西村的知青也没把护秋当回事,完全是郊游来了。

  特别是水西村知青队伍里的那位女同志,瞅见王承舟手里拿着一把长枪,仿佛见到了野人,脑袋时不时的跟余华凑到一起,捂着嘴偷笑。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