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北影艺考_逆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表演系的艺考一样,编导同样要考四个科目。

  两个方向的艺考,都是需要是一轮一轮的晋级。

  编导四试,笔试有六成的文化课知识和四成的影视艺术修养。

  复试自我介绍,考察的是個人的社交表现能力。

  这两关是用来大浪淘沙的,只有过了这两关,才会成为导演系招生的目标。

  而接下来的三试和四试才是决定能不能进北影的重点。

  很多应届生虽然学习能力很强,但三试和四试考的却是学生在编导方向的综合能力。

  这也是近几年应届生很难考进北影的原因。

  今年是大学扩招的第一年,学校扩招了,报名的考生也远超同期,足足有两千多。

  可复试成绩一出来,一下子就刷掉了一大半,无数考生在北影门口的公告栏前直接就崩溃了。

  不过这些对于袁梁来说都是小场面,前世本就是专职导演出身,虽然学校不入流,但经验却不是骗人的。

  再加上来燕京培训了两个假期,要是连这两关都过不了,就是丢重生者的脸了。

  随着复试的成绩出炉,三试也接踵而至。

  三试主要考作品分析和现场命题构思,这是编导方向艺考的硬性规定。

  作品分析包括摄影作品和音乐作品,碍于现在的条件,还不是后世常用的音影短片分析。

  而现场命题构思,则是考察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老师会现场给一个素材或者一个命题、几个关键词,然后让考生口述出来。

  北影编导方向的招生,所有专业都不是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学校会根据学生在考试时的表现,将录取的学生分配到文学、导演、摄影、配音等各个系当中。

  这也是为什么大名鼎鼎宁昊会被分到摄影系的原因。

  不过这当中也有一些技巧,导演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

  考场外,袁梁跟着同组的考生站在走廊外等待着,每从前方的教室里走出一个人,排着队等待的考生心里就紧张一分。

  而那些走出来的考生中,多是灰头土脸,有的甚至还没离开走廊就绷不住哭了出来,这对还没走进考场的考生无疑是种煎熬。

  去培训过,有一定的阅片量,作品分析方面差异不会太大。要命的却是命题构思,这很考验临场发挥。

  时间临近中午,当排在袁梁前面的考生只进去了几分钟,就唉声叹气的从教室里走了出来。

  袁梁没时间伤春悲秋,听到考官叫号立马推开了教室门。

  走进教室,袁梁来到教室中央的位置,抬头看向主席台后的四个考官。

  四个考官,三男一女,其中除了一个五十上下的中年之外,剩下的三人都在三十上下。

  袁梁发现自己竟然见过其中的两人。

  五十上下的那位,是导演系的副院长,兼任青影厂厂长的侯克名导演。一生致力于电影艺术的研究,代表作不多,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