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0章 仙人粮食_1980巴山猎耕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是在山坡边缘背阴处,几蓬灌木间搭拉着的干枯茎叶。

  陈安一眼就认出,是黄精去年生长留下的,即使干枯了,也能看出去年生长得挺壮实,初步估计,有些年头了,是个大货。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别名很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

  根据形状,黄精可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

  蜀地的黄精多见的就是姜形黄精,也是质量最好的类型。

  别看黄精长得像“姜”的远房亲戚,颜值不高,但在华夏一向被视为与人参地位等同,有米脯、仙人粮食的美称,自古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和地位都挺高。

  陈安听李豆花说过,他结识的在山中结庐修行的老道,在辟谷修炼的时候就只吃黄精,用黄精代替粮食。

  这玩意儿,自古在道家就不是一般的东西。

  也正是因此,黄精被叫做仙人粮食。

  当然了,到了灾荒年时,山里人也经常进山,找回黄精代替粮食食用。

  说白了,就是扛饿的东西

  这玩意儿,上养肺、中养脾、下养肾,是药食同源的好东西。

  正所谓:家有万贯,不如黄精一两。

  以黄精熬汤加蜂蜜水喝,对保存元气有很大的帮助,用来炖鸡补肾,该是男人的最爱,也是乌发养发的好东西。

  只不过,在这年头,黄精在临床上几乎不用,很少有医生开这味药,至少现在很少用。

  所以,在这年头,山里很常见,收购站里陈安就没见人收过,反倒是山里人会挖回去弄来当粮食吃。

  也正是因此,黄精在村子周边的山里常见,都被采挖过无数遍,想要年份高的,必须得进深山里。

  再过上几年,人们口袋里的钱多起来,追求养生,黄精开始变得精贵。

  陈安记得,在八五年左右,就有人到山里来收黄精了,能卖到五块钱一斤,这价格也相当不错,到时候采药,单是挖黄精这一块,也能赚不少钱,往后价格也是越来越高,收集种子进行种植,也有不小的前途。

  而陈安现在所处的地方,还算不上深山,也是山里人时不时光顾的地方,能见到这种黄精大苗,也算是运气。

  无论如何,这也是些收获。

  陈安兴冲冲地钻进灌木丛中,提着茎秆很快找到下边的根茎,扒拉掉厚厚的腐殖层露出下面的碎石泥沙黑土,他看到了萌发的泛白新芽,再继续扒拉,看到露出的黄精茎块一节连着一节,确实有些年头。

  他在周围四处翻找,又找了二十来株。

  只是,大部分都是一两年的小苗,上了高年份的不过四苗而已。

  那些小苗,应该是黄精的种子落地后长出来的。

  他砍来木棍,削尖找着大的那年份差不多的黄精小心地掏挖,结果,第一苗黄精挖起来,大小超乎他的想象。

  黄精的形状和生姜差不多,每年的生长,都是在木本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