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4【口碑大爆】_全职卡牌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即,《疯狂的石头》第二波评论高潮出来了。

  “神作”、“经典”、“二刷”、“笑死了”这类的词语,成为这一波评论的高频词。

  两极化的评论,让第一波观众面面相觑,咱们看的是同一部《疯狂的石头》吗?一部连故事都讲得稀碎的电影,当得起神作、经典这样的褒奖?

  除了你说的笑死了,我略表赞同,的确有些搞笑之外,你们说的其他那些词,我是一个字也不认可啊!

  难道说这第二波,是水军来的?

  倒不是说《疯狂的石头》第一波观众不行,主要是大家对一部网大带着本能的鄙视去看,哪怕这部电影的编剧是知名的作曲人也一样。

  正经的片子,谁还不拿到院线去播的。

  所以,第一波观众大多数的状态都是看了、过了、笑了、完了,但对剧情和拍摄手法这类的,根本没有去深思过。

  很快,网络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影评出现了。

  著名影视评论网站番茄网。

  “《疯狂的石头》,温暖的黑色幽默”

  署名作者:浮云就是一切

  在开篇,作者如是写道:

  “年少时,很喜欢喜剧。最喜欢那种看时笑到肚子疼的痛快淋漓,可年纪越大,对那种闹腾的喜剧越敬而远之。

  我相信,好的喜剧从来就不该是靠着装疯卖傻的插科打诨来制造笑料。

  好的喜剧,笑完了还能留点什么,这才是好的喜剧。

  很庆幸,我放下了傲慢与偏见,接受了朋友的推荐,才看到了这部让我大呼内行的网络大电影——《疯狂的石头》。”

  在随后的影评中,浮云就是一切说道:

  “影片的拍摄手法时尚,但场景和人物都很土,除了那个港岛来的国际大盗很有型;情节很荒诞,但表现得很现实,比如大盗的绳子被奸商少给了几米,比如土贼黑皮在下水道里被生生关了几天。

  两相对比,这又是一部很“矛盾”的电影,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纯粹黑色幽默的电影。

  技术先进的国际大盗和土贼在肮脏的下水道前邂逅,却被包哥以一包石灰粉制服;“跑的比狗还块”的黑皮为了一块面包被人骑着摩托追赶,验证了马达确实比双腿有效,这样极具讽刺的场景,在电影里更是随处可见。

  而电影里恰如其分的对比,通过强烈的反差突出了主题。

  另外,在电影中几乎所有的笑点,都是点到为止,这点我尤其喜欢。娘娘腔的保安,那群跳着奇怪舞蹈的群演,一带而过,你不注意看,甚至会错过,但魅力也就在这里。”

  “再有一点,也许因为编剧是安可的缘故?《疯狂的石头》高度精确的配乐处理也是电影成功的重要元素。

  伴随着故事的进展,音乐的处理必须用到位来形容,或者说比到位更合适一点词,叫精准,这点是我在看到五六遍时才重视起来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