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24 章 丰收(一)_大国小鲜(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元四十三年九月,大禄各地粮食新一轮收获情况陆续统计上来,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三年留种结束后,第一次正式归为可食用农作物的玉米。

  虽育了足足三年种,但毕竟是新兴作物,基数太小,如今玉米的种植范围仍局限在北直隶、山东、辽宁、辽西四省辖下的各府州县,方便随时观察。

  整个种植过程中,农研所的“专家”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下去田间地头,亲自指导,传授经验,怎么翻地、怎么施肥、怎样浇水,可谓手把手、头对头。

  因各地水土不同,旱涝各异,产量也有差异,但竟没有一处中田产量低于一百九十斤!

  尤其原本世人眼中的苦寒之地辽宁,平均亩产遥遥领先,是四省中唯一一处超过两百斤的!甚至辖下有许多州县,亩产超过两百二十斤。

  在辽宁、辽西定居的百姓都是冲着免税,自外地迁来的,如今看着满仓黄澄澄的玉米棒子,人都傻了。

  这,这是苦寒之地?

  分明就是聚宝盆啊!

  其中最高记录出现在辽宁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县城,据说亩产高达两百三十八斤。

  统计上来之后,当地县令根本就不信:如此虚报,谁要害我?!

  他连夜赶往当地,也不假手他人,亲自下地清点田里残存的玉米秸秆,按照每一株上面掰过的玉米穗数量再次计算,确认无误后,这才欢天喜地地向朝廷报喜。

  娘嘞,不是有人害我,是我捡着大便宜了!

  粮食增产,妥妥的政绩啊!

  白捡的!

  天元帝得知消息后大喜,连说三个好。

  好啊!

  如今只是四省,若来日北方全部铺开,又该是何种盛世景象?

  是不是,就再也不会有百姓饿死?

  “一年两熟,这一亩两百多斤就等同白捡的,百姓多收粮食,朝廷多进税,”太子喜不自胜,“父皇,盛世不过如此啊!”

  天元帝也是笑,身心舒畅,“是啊!”

  要不怎么说辽人是蛮子呢,守着个聚宝盆都能饿死,这不是傻么!

  玉米引发的轩然大波,也卷到工部,秦放鹤全程没有参与讨论。

  傍晚下衙回家的路上,他就对秦山道:“明日一早你就来给我告病假。”

  “啊?”秦山不解,“老爷,眼见着玉米丰收,您立功了呀。”

  “就是立功才要躲啊。”秦放鹤摇头。

  今日折子内容尚未公开,便有许多人听到风声,找他旁敲侧击探听消息。

  待到明日公开,又会如何?

  这功劳算下来,他当面接了,难免被人说年轻气盛,不懂谦虚;若不接,也免不了“故作矜持”之名。

  “那告几天呢?”秦山问。

  “三天吧。”说着,秦放鹤干脆就把外袍脱了,小腿轻轻一磕马腹,迎风狂奔而去。

  既然做戏,就要做

  全套。

  次日上朝,天元帝果然正式公布了玉米丰收的好消息,文武百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