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三章张温登门_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起来这家伙卧冰求鲤的同时,也没忘了读书,提出的政略让蔡邕这些老家伙们非常欣赏。

  第二名,则是鲁肃好友步骘。他的答卷措辞极为考究,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四平八稳的气息,整体内容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评审团本想将其列为榜首,但张恒却偶然间看到了一个试卷,细细观察之下,立刻被其中的内容吸引,最终力排众议,把这份考卷列为榜首。

  于是,步骘便只能屈居第二了。

  而这个获得榜首的答卷,却是秦松所作。

  原本历史上秦松早年亡故,所以并没有太多事迹流传出来,但通过这次的考试,张恒愈发觉得这家伙是个人才。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

  不过这也是读书人的通病,倒是没什么好指摘的。一个政权中,总要有这种保守派托底,真要人人都像郭嘉那般激进,非乱了套不可。

  好在秦松年岁尚浅,才不过十七岁,甚至是此次招贤考试中最年幼者,未来还有很多时间调教。

  值得一提的是,除却这三人之外,张恒的小舅子荀棐,居然得了个第四名的成绩,着实让人惊讶。

  结果已出,考中的士子固然欣喜若狂,但没考中的士子却是垂头丧气,满脸沮丧。

  赵昱则趁机宣布:落榜者也不必难过,今后徐州会不定期进行招贤考试。

  此言一出,一众士子顿时欣喜若狂。

  也有聪明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作为新兴的出仕手段,若是今后一直执行下去,只怕会取代原本的察举制度。

  ……

  政务厅之内,张恒正与众人商议着这些中榜士子的安排。

  依照之前的缺口分配,前五十名填入州府,后五十名下放到地方。任期三年,今后每三年一次考核,根据成绩来决定升迁或者降职。

  不过这就是吏部和督察院的事了。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张恒眼看时辰差不多了,当下便找个借口开溜。

  在郯县大街上逛了一圈,张恒不禁感叹着眼前的繁华热闹。

  彼时初入徐州,郯县虽是徐州治所,但本身并不算繁华,甚至比不上下邳。但这近半年的时间以来,得益于工商府的建立,糜竺大力发展了一波商业。

  在政策的加持下,郯县逐渐成为了整个徐州的商业中心。

  虽说还远远达不到大都市的水平,但总算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的繁盛也只是时间问题。

  街上逛了一圈后,张恒手中便多了些女孩子用的脂粉首饰,准备回头送给荀采。

  说起来,这些天一直在忙招贤之事,好久没去串门了。

  嗯,今天下午就去拜访一下荀爽。

  抱着一大堆礼物回到家,张恒刚打开大门,就发现厅堂中坐着三人,正是伯父张温和父亲张岳,以及母亲柳氏。

  见状,张恒微微有些诧异,赶紧将手中的礼物递给孙康,自己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