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章 劝降_大宋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威的一战,王文卿以神雷轰塌城墙,众宋军趁机从城墙缺口杀入城内,叛军不敌,边杀边退,退出八万余人。

  恰恰在此时,南面的衢州、婺州闻讯前来助战的叛军正赶往睦州城而来,三路叛军汇合在一起,又聚集了二十万人,相继在睦州南郊,在水渡(今白沙),在青溪(贺城)一再阻击乘胜追击的宋军。

  就在此时,攻下婺州、宣州、湖州和池州的刘延庆的右路大军与童贯的左路大军汇合汇合,两军重新合并为一路大军,合计二十八万余人,兵力大增,愈发锐不可当。

  方腊见得宋军两路汇合,兵力激增,只得主动放弃青溪县城,撤回起义者根据地帮源、样桐一带。

  农历六月初,王禀率领的宋军西军主力率先向帮源门户箭门岭(又名箭门山)发动攻势。

  箭门岭的地形内陡外缓,一旦突破山口就把守不住。当时,方腊只顾把重兵放在岭北要道,而忽视了岭南那个隐蔽山口,只派一支小部队防守,让王禀钻了个大空子。

  这也是最为致命的一个空子!

  方腊麾下军师汪公老佛,闻讯亲率五万大军增援岭南,竭力把宋军挡回去,然而战机错过,宋军的白梃兵先锋早已在杨可世的率领之下突破山口,率众长驱直入。

  岭南山口的突破,使叛军完全处于被动。

  箭门岭破,等于宣布方腊的彻底灭亡,心中不甘的汪公老佛率众拼力阻击,想将白梃兵赶出山口,奈何白梃兵乃天下强兵,几经掩杀,箭门岭最终落入敌手。

  为了保卫帮源的门户,军师汪公老佛和成千上万的起义军将土一起,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箭门岭的每一寸土地。

  后人便把这座山岭叫做“血污岭”,这次战斗叫做“血战箭门”。

  自胥山之战以来,宋军更是一路横推,所向披靡,只不过两个月时间,便已将方腊逼入了帮源,又打破了岭南门户,形成了瓮中捉鳖之势。

  只是短短的两个多月的大战,叛军伤亡近十五万人,再加上因兵灾带来的无辜百姓的伤亡,更是远远超过战争的直接伤亡。

  就连一路连连获捷的宋军将士,都折损了两三万人。

  整个两浙路之地,随处可见累累尸骨,鲜血染红了地面,尤其是睦州一带,经常数十里都看不到人烟,只有断壁残垣,白骨露于野,被鲜血浇灌的杂草疯长,到处是荒草连天,荒凉至极,如同来到了远古时代一般。

  入夜,童贯中军大帐。

  用蜀锦、流苏装饰得极其华丽的大帐,现在已然是灯火流转,宽敞而明亮。

  帐门外,一队童贯的胜捷军亲兵军将肃然而立,帐门外还挂着军律禁牌,陈设着御赐器械。

  那一队胜捷军红缨铁盔甲士,两两面对面站立,手中的长枪斜举,搭成一个∧字形枪阵,一个个杀气腾腾,威风凛凛。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