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青楼天子_大宋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妆的女子,心头说不出的舒展和惬意。

  小翠香久经欢场,那磨人的本领自是不消说,光那倒转阴阳的功夫,便是整条杨楼街无人可比。

  而最重要的是,昨夜经过姜汤沐足,脚底按摩,再加全身推拿之后,赵佶只觉全血脉畅通,四肢舒泰,精神抖擞,全身有着无穷的精力,硬是上演了一个帽子戏法。

  他已经好久没有这种勇冠三军的状态了,就连梅开二度都很少,毕竟已是年近知命的年纪。

  不过这也罢了,最令他感到无比振奋的是,若是平日莫说梅开二度,就算是大展神威一次,早上起来都是全身酸痛,四肢无力,像是搬了一天砖似的。今日起来却是神清气爽,全身精力充沛,毫无半点疲累感。

  难道这就是小翠香为自己推拿按摩穴位的奇效?赵佶心中不觉心中涌过一丝激动之色,自是不知暗中有人替他施展过命疗术。

  然后他的视线,便落在了挂在墙壁之上的那幅《芙蓉锦鸡图》上,脑海中响起了小翠香昨夜的话。

  “我们东家,最喜欢官家的字画,此楼之中,但凡东家所书,必为瘦金书,但凡东家所画,必是模仿官家之画。”

  赵佶的“芙蓉锦鸡图”,是历代名画中的精品,风格殊异,妙笔纷呈,赵佶以其独特的艺术天赋和精湛的绘画技巧,使用笔和设色这两大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元素达到完美的统一,且以特有的笔调活灵活现地传达出所描绘对象的精神特质,达到了高度成熟的艺术化境,使其作品栩栩如生、流传千古。

  而挂在墙上的这幅“芙蓉锦鸡图”,竟然也有七八分赵佶那幅原图的神韵。若非赵佶本人,或是梁师成、蔡京等经常跟随在赵佶身旁者,根本就无法辨认真伪。

  瘦金书,芙蓉锦鸡图,再加上一曲《葬花吟》,使得赵佶对那传说中的赵皓,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见得赵佶醒来,小翠香又替他穿衣束带,梳理头发,如同小媳妇照顾郎君一般,细致体贴,令赵佶十分满意。

  比起李师师,小翠香虽然姿色逊了很多,但是却又自有一番不同的乐趣和风情。

  终于,赵佶还是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小翠香的阁子,却留下一块羊脂玉佩,作为定情之物。

  就在他刚刚离开几步,阁子内又传来一阵琴音和歌声。

  “我本飘零人,薄命历苦辛,

  潦倒得遇君,感君萍水恩。

  君爱一时欢,烟花作良辰,

  含泪为君寿,酒痕掩风尘。

  灯昏昏,帐深深,

  浅浅斟,低低吟。

  一霎欢欣,一霎温馨。

  谁解琴中意,谁怜歌中人。

  妾为失意女,君是天下尊,

  君志在四海,妾敢望永亲。

  薄酒岂真醉,君心非我心,

  灯昏昏,帐深深,

  君忘情,妾伤神。

  一霎欢欣,一霎温馨,

  他日汴水头,遗韵埋香魂。”

  赵佶脚步一停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