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8章 荐举名将_大宋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起蔡京的高调,金崇岳等人的接待便要低调的多。

  选的是汴梁二流酒楼的一处幽静的阁子。

  赵皓走进阁子时,在座的人也不多,只有寥寥三人,见到赵皓进来,都纷纷起身相迎,神情颇为激动。

  从二品的礼部尚书金崇岳,从二品的观文殿大学士徐处仁,正四品的给事中吴敏。

  这三人,便是朝堂之中清流派的代表了。

  清流派虽然算是一个派系,在金人南下之前,在朝堂之上,几乎毫无竞争力,只能是在童贯和蔡京两派之间下夹缝中艰难生存。

  清流派真正强势崛起,已是金人南下,宋钦宗赵桓登基,太学生陈东上书诛六贼之后,李纲、宗泽等人被推上朝堂,才迎来了清流派的春天。

  不过,赵皓却知道,清流派的能量,比起历史上任何一个党派的能量都要可怕。

  清流,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主张与地狱国门之外,对内提倡整饬纪纲。

  在东汉末年有太学生郭泰、贾彪和大臣李膺、陈蕃等人联合起来批评朝政,暴露宦官集团的罪恶,开清流派之先。

  之后清流党人几乎贯穿了整个历史长河,比较有名的如明朝之东林党为首的清流派,晚清以李鸿藻为首的前清流派、翁同酥为首的后清流派等。

  历史上的清流派,虽然都以忠臣自居,也都以忧国忧民为己任,但是实干救国者有之,空谈误国着亦有之。

  不过历史上的清流党,基本都不讨皇帝喜欢,大多在朝堂上得势的时间很少,但在朝堂之外,几乎是占据了千年来的民间喉舌,甚至不乏颠倒黑白者。

  凡被清流党不喜者,必然被清流党人黑出翔来,譬如严嵩之流;凡是与清流党中人,即使贪赃枉法,也会被美化成高大全式的人物,譬如贪赃枉法更甚于严嵩的徐玠。

  这是因为大多数清流党,都以公忠体国、清正廉明自居,深得天下士子文人,尤其是寒门士子的膜拜,而且又往往以怼皇帝而闻名天下,所以天下士人,尤其是那些自诩有风骨的文人,都会尽皆附之,敬仰之,以其为榜样。

  天下的权势,掌握在皇帝手中,掌握在权臣手中,但是民间舆论的喉舌,却在大部分时间掌握在清流党手中。

  这也是赵皓重视清流党的原因。

  对于赵皓来说,最需要的不是权势,而是名声。

  说得直白点,他有系统在手,又是宗室,而且如今乱世将起,他想黄袍加身并非难事,但是若想抹去得位不正的名声,却是难上加难,毕竟三服以内的宗室上百人,按照规则就算赵佶和他的几十个儿子们都死光了,也轮不到他赵皓上位。

  唯一的办法,就是造势,塑造出一个忧国忧民、英明神武的伟光正形象出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