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5章 何惜白发生_大宋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是瘦金体。

  字固然惊艳,那起头两句词,更是气势磅礴,豪情猎猎,出笔不凡。

  纵然是完颜雪那娇脆的声音念出,仍显作词者的铁骨铮铮,豪情壮志,令四周宗翰等熟读汉人诗词者忍不住叫好。

  就这么两句,杨朴的脸上便已流露出失落的神色。

  挖坑不成固然懊恼,最重要的是,他虽然号称大金第一文臣,这样的词句,他作不出来……

  而七公主完颜雪,读着这两句词的时候,望向赵皓的眼神,已彻底沦陷。

  赵皓只是稍稍停顿了一下,手上的朱毫继续挥洒而出。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何惜白发生!”

  这首词是辛弃疾所书,此时的辛弃疾尚未出生,自然不会露陷,而且因为他的到来,辛弃疾还能不能写出这首词还难说,此刻顺手拿来,震慑鞑子,也不致埋没这首好词。

  只是,他改了最后一句。

  原文是“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

  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辛弃疾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

  辛弃疾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

  然而,又有谁“可怜”他呢?

  君王和朝廷的无能,辛弃疾最终只能郁郁而终,历史的隧道里空自回响着“杀敌!杀敌!杀敌!”

  而赵皓将最后的“可怜”改成“何惜”,使这首词便成了彻头彻尾的“壮词”,气壮山河!

  我欲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御敌于国门之外,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纵青丝白发,此志不改,谁敢说“可怜”二字?

  一曲“破阵子”写罢,全场一片静寂,宗翰、宗望、宗弼、希尹还有杨朴等人,都是熟读汉人诗词者,纷纷被这首“壮词”所震慑住。

  宗弼将宣纸呈递到完颜阿骨打面前,金国老皇帝仔细看了好几遍,终于忍不住赞叹道:“好词,好词……大宋能有公子这种人中龙凤,何愁不兴?只可惜……来朕敬赵公子一杯,愿宋金两国,永世交好!”

  赵皓也微微激动起来,急忙起身,举杯相迎,一饮而尽。

  阿骨打没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