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_林氏荣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些小粮商和想趁机赚一笔的散户。

  他们之前大量收购粮食,就想等秋收后运去南疆,他们没有大粮商大家族的权势,所以联合起来组了商队,打算一起上路。

  为了能多进一些粮食,他们和尚明远一样,为了能够赚更多些,便借了钱买粮,他们细细算过,一来一回,还掉本息还能剩一些钱。

  可现在粮价狂跌,别说赚钱,只怕把他们的家底都填进去也不够还贷来的钱。

  八钱,九钱买的粮,只在自家的库房里呆了一个月不到就亏了两钱到三钱。

  消息一出,已经有人在自家梁上挂了白绫,要不是家人警醒,发现及时,只怕人就没命了。

  男主人一死,留下那么大的债务给家人,他们能好到哪里去?

  但粮价并不因此就稳定下来,依然一天一个价,眼见着就要跌到五钱去。

  就是策划此事的大粮商们看到此势头都忍不住心惊,开始安排人辟谣。

  但粮价已经降疯,根本不是他们辟谣就能抑制住的。

  直到刺史府贴出了告令,朝廷会出八钱购买粮食,农户须拿户籍和地契卖粮。

  至于小粮商和那些散户,周刺史已经带人私下接触他们,同样由朝廷出钱与他们收购粮食。

  不过和给农户们的政策不一样,农户们是一手交粮,一手交钱。

  这些人的粮却是先赊欠,等粮食到了南疆再结算。

  这样一来,这些小粮商别说是赚钱,连本都保不住,好在亏损也不大,大家勒紧裤腰带还能过。

  总比之前倾家荡产也还不上钱好。

  不仅苏州,整个江南都如此操作,孙槐以观察使的身份下令,朝廷也派出监察御史,整个江南都动起来。

  粮价很快平稳下来,在大粮商们反应过来要着手低价收购粮食时,粮价已经回涨到八钱,他们费尽心机创造出来的好时机就这样转迅即逝。

  朝廷在江南的动作太大,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南疆,不管是江南的百姓,还是南疆的,双方都认定朝廷此举就是为了援助南疆。

  所以南疆的粮价很快就降了,从三十二钱开始往下降,很快就降到了十三钱。

  南疆的百姓欢欣鼓舞,虽然这个粮价还是很高,却降了两倍还多。

  南疆的反梁情绪瞬间低落,在他们自己都未察觉的时候内心深处对大梁有了一丝认可,对梁军攻破都城的恨意不知不觉间减弱了。

  毕竟于百姓来说,谁当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让他们吃饱饭。

  消息的传播毕竟比较快,等大粮商们着急忙慌的把粮食运到南疆,南疆的粮价已经慢慢开始下降。

  而且朝廷从江南购买的大量粮食也同时到了南疆。

  这批粮食相当于给南疆注入了活水,有二皇子保驾护航,很快将粮价平到了十钱,不少大粮商和大家族千辛万苦地将粮食运到南疆,结果也就赚了个路费。

  众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