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九章 也一并许给将军吧(求订阅!)_大宋枭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在国内一波未平一波又要起的情况下,还去挑起国战,这无疑是取死之道。

  刘锜到底还是没能忍住道:“将军既然知道这些,为何不上凑章劝一劝陛下?”

  蔡仍看了刘锜一眼,道:“咱们出兵前,邓洵武邓大人拖着年迈的身体上朝将大宋不利的形势刨析给陛下听过,然后哭谏求陛下放弃收复燕云的梦想,当时,邓洵武大人将头都磕破了,可陛下仍未松口,那时我就站在邓大人身后。”

  蔡仍又道:“不久前,郑中居郑大人听闻金使来访,对陛下说,不要再有收复燕京之念想了,守住祖宗的社稷江山,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民,足矣,目前,东南局势动荡不安,大军精锐已全部开赴东南,一旦辽军趁机南下,我们如何抵挡?所以联金灭辽,绝非聪明之举。”

  蔡仍再道:“十数日前,郑皇后见陛下心情不错,便劝说:“官家,好好守住祖宗的江山,将天下治理好就行了,不要总想着往外扩张,现在是和平年代,一旦战争爆发,谁愿意上前线卖命?不要听某些大臣的片面之词。”,又说:“听说,女真人很野蛮的,不好交往,他们不来就算了,咱们何必去招惹他们呢?万一惹出是非,岂不是得不偿失?””

  真定路安抚使洪中孚给陛下上凑章说:“燕云之地的士人和豪族其实并无归附之意,所谓壶浆迎降之说毫无根据。看今日之大宋,政风败坏,钱粮不足,军队缺乏战斗力,诸路帅臣皆不知兵,若贸然出师北伐,必遭失败。今承平日久,兵骄将惰,一旦开战,必将溃不成军。欲以无纪律之骄兵进攻他国而取胜,与缘木求鱼有何区别?万举万败,其理必然。如若出兵,则必将自取其辱,而遗患于将来……”

  保州通判张毣上书表示:“辽人之势虽数为女真所挫,然上下未叛,其国尚立。边臣迎合,撰为事端,以误朝听,不可不察。”

  边将刘延寿路过太原府时,薛嗣昌问他经营燕云之事,他表示:“可伐不可守,可守不可久,矧祖宗盟誓,一旦败之,恐有不测之变。”,薛嗣昌随后将刘延寿的话如实上凑给陛下。

  说到这里,蔡仍看着刘锜,眼角的余光则看着赵鼎,道:“没人看到这其中的凶险吗?没有人直臣上凑阻止陛下收复燕云吗?还缺我蔡仍一个吗?”

  蔡仍又道:“你知道这些劝陛下放弃收复燕云的人,现在都是什么下场吗?”

  不待刘锜和赵鼎说话,蔡仍就自问自答道:“邓大人因其哭谏不受陛下重视,郁郁而终,于今年年初去世了。”

  “郑大人因劝陛下时言语过重,被陛下撵出皇宫,罚俸一年。”

  “郑皇后劝完陛下,陛下说:“你知道辽国现在是什么状况吗?正在分崩离析,对于大宋来说这是一个机遇,朕要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