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6章 高丽电影,绝户之计(求订阅)_我本港岛电影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

  项十三提到的高丽投资商,吴孝祖本人到有点感兴趣。

  高丽忠武路绝对算是一个很好的合作目标,尤其是吴孝祖与高丽那边的电影人关系还不错。

  港片的火热,让四面八方的热钱朝着这里涌动。再加上当初港股上许多公司都受创,也让许多人不断套现。无疑,电影行业是个很好洗money的地方。

  社团那点黑钱比起整个资本市场来看,真的是不值一提。

  “年后的香江国际电影节你参加吧?”项十三不露声色的试探。

  “倒想去见识见识。”

  吴孝祖也不说死,微笑道:“毕竟这次香江国际电影节受到了许多外埠资本重视。”

  实际上,这次的香江国际电影节,不但外埠资本重视,本地的社团捞家也都盯上了这次的这个非竞赛性质的纯商业展会。

  后世香江国际片展这个亚洲很有名气的片商买片卖片的展会也是伴生着香江国际电影节出现的。

  1977年创办的香江国际电影节背后有贸易资本的身影在推动,随着近年港片势盛,这也成为仅次于亚太影展的一个“商品博览会”。

  现在是许多资金想要入场,而圈内的人则在磨刀霍霍。

  算得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吴孝祖之所以对高丽忠武路感兴趣,主要还是这时候高丽属于人傻钱多的范畴内。就像后世好莱坞忽悠内地的大土豪一样。

  1973年,高丽《电影法》第四次修订,电影公司从注册制变成许可制。

  高丽只允许20家电影公司和进口电影设置,且限制很严苛。高丽电影在这个时间点对于很多题材都严苛限制,但是反而对色清电影限制很宽松,这也是高丽19禁电影后世发展壮大的基础。

  1984年许可制慢慢放宽,又恢复了注册制。但实际上这时候却有严格的检阅审查制度,有审查委员会,所以这时候的注册制与之前的许可制没什么区别。

  实际上,1988年是紧扎高丽电影最好的时间点,因为1987年高丽的大游行,使得这时候言论真正意义上开始出现松动、放宽,严苛的审查制度也随之松动。

  这时候只要不是批判高丽政府的电影,都可以上映。这实际上是对高丽市场最好进入的契机。

  港片哪有那心思去批评高丽棒子?所以港片这时候风靡高丽也是政治和利益驱使。

  就像后世,《漫威》、《变形金刚》、《速鸡》为何可以肆无忌惮进入很多市场?它本身就不需要许多机构担心。

  这也是为何1988年之后,高丽市场,港片影响扩大的主要缘故。港流席卷整个高丽。

  所以,你才会在《请回答1988》里看到哥哥的身影,看到女主的闺蜜张美玉和王子贤模仿曼神和我贤。

  这个时间点高丽本土电影市场占有率大约在15%-25%之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