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章 横空出世的小范诗仙_我成了诸天反派的导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有位文坛前辈,甚至做出了这样评价——

  “此诗高浑一气,天下独步,当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

  天下独步,古今第一,这得是多么高的评价啊?

  于是乎,“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名号便打响了。

  有了文坛大佬这样的评价后,小范诗仙的《登高》更加广为流传。

  俗话说文人相轻,可天下的文人才子读过《登高》后,无不对范公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今,这首《登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成了了学塾的必修课,几岁的幼童都能倒背如流。

  更让世人惊叹的是,范公子不仅诗写得好,产量也十分惊人。

  出品自范公子手里的诗篇,光是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就有数百首!

  而更夸张的是,这其中的每一首单独拿出来,都可以说是独步文坛,惊艳天下!

  其中,有不少佳句朗朗上口,如今已经成为了天下万民脑中的经典。

  比如,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是何等雄壮?

  又比如,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又是怎样的才情?

  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一种成长经历,才能让范公子年纪轻轻,就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许多百姓怀疑,范公子可能从小就是喝墨水长大的,连泡澡都可能是用的墨水。

  说不定,范公子儿时的尿布上都有墨水!

  不然,这实在是解释不通,范公子为何如此天才?

  以范公子在写诗作赋方面的造诣,称之为“仙”也绝不为过!

  就这样,“小范诗仙”的大名传遍了天下,这种名号不是吹捧,而是天下人诚心实意的佩服。

  甚至,就连北齐与东夷城都有所耳闻了。

  小范诗仙横空出世后,让敌国转移了注意力,从“庆国改国号为新”的震撼中脱离出来。

  而在新朝的本土,更是掀起了狂热的“小范诗仙热”。

  许多大家闺秀抛头露面,从闺房中跑出来,只为了争先抢购小范诗仙的诗词新作,当然还有画像。

  而某些画像,是由小范诗仙亲笔签名的,更是被炒到价值万金。

  甚至,官方内库的某些分局里,一些官员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生产小范诗仙的小型塑像,据说名为“手办”。

  因为小范诗仙的手办销量极大,收入惊人,上面屡禁不止,最后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一天,京都城郊外,流晶河边。

  到处都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张灯结彩,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派浓重的节日气氛。

  不过,今天并不是什么节日。

  如此喜庆的景象,只是因为一个人。

  早在半月前,就有一个爆炸性的新闻迅速流传。

  因为小范诗仙才名远播,连天子都对他颇为欣赏。

  所以今天他将要入京,接受当今圣上的召见。

  听说小范诗仙抵达京城的消息,今天京都城万人空巷,全都挤到流晶河畔来,要一睹小范诗仙的盛世美颜!

  其实,京都城的民众还算比较理性了,出城看个热闹,也能够理解。

  更夸张的是,不少小范诗仙的忠实拥护者,是不远万里赶来的。

  据说,有人为了目睹小范诗仙,率领家丁驱驾马车,千里奔袭,活活累死了好几十匹马。

  还有人生活拮据,付不起长途路费,于是把心一横,典当了几亩薄田,只为了来一趟京都,目睹小范公子的仙容。

  还不少大家闺秀,亦或是小家碧玉,早已立下了誓言,此生非小范诗仙不嫁!

  她们在父母的陪同下,车上装满了嫁妆,就是专门来京都城堵截范公子的。

  流晶河畔,一艘彩船华贵无比,缓缓停靠在岸边。

  从船上走出一个一袭白衣的公子,顿时成为这片天地的中心,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