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一章初下江南五_抗日传奇独立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泛区”,这是一个令国人悲痛的话语,也是一个苦难的代名词。

  公元一九三八年,日军进攻开封郑州一线,并企图南下包抄武汉,以消灭集结于武汉周围的国军主力。

  而河南防线的国军不敌日军,在日军的进攻下,防线土崩瓦解。

  为了阻止日军南下,委员长下令掘开位于郑州以北的黄河花园口大堤,河水迅速淹没其东南方向的黄淮平原,形成三省四十四县的灾区,直接造成八九十万百姓的死亡,受灾面积近三万平方公里,黄河也因此改道九年之遥。此后,还给受灾地区带来了无尽的后患,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人祸。

  然而,站在军事角度上来看,此举在战略也上并非没有意义,它的确阻止了日军的南下,迫使其主力转而沿长江西进,为武汉会战赢得了宝贵的部署时间。尽管四个月后,武汉仍旧失守,但客观的讲,失败跟惨败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武汉会战毕竟消耗掉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使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成为了泡影。

  站在历史的角度,政治家有政治家的考量,只能说当年的那个委员长,在“亡党亡国”跟“亡民”之间选择了后者而已。

  但是有一点是绝对不可否认的,那就是不管怎么讲,说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中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绝对不是一句空话,那是以付出数以千万计的鲜血跟生命作为代价的。

  新编旅跟武文斌他们走的路线,实际上是从鹤壁向东南,东渡黄河南下,延“黄泛区”北侧东进,于砀山一带跨过陇海铁路,然后再伺机通过津沪铁路,绕过洪泽湖到达苏北。

  不过此时的黄河已经改道,原来的河道已经变成一条干涸的沟道,所以东渡黄河也就变成了东跨黄河沟了。

  跨过黄河沟,一路上,由于靠近灾区,受灾区的影响,大片的土地已近荒芜,绝大多数地区,几乎都没有了人烟。好在出发之前对这种情况已有预料,粮食的携带还算充足,最主要的是,这一片虽然为日占区,但是由于几乎已近失去了生存条件,人烟太过稀少,所以日军也懒得管这里。况且也真心顾不上,中国的地方太大了,岛国那几个兵还真不够用,

  实际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此时的日本,由于连年的战争和扩张,其岛国的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进一步实施战略扩张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就在一九三九年,日本便制定了“北上”及“南下”两个战略计划。由于觊觎苏联的战略资源,便于一九三九年五月开始,按照“北上”作战计划,在中蒙边境的海拉尔以南两百公里的诺门坎发起了攻击,其意在占领西伯利亚,夺取那里的战略资源。

  然而,事违人愿的是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