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八章 顺着网线来催更!(大章)_荒木泽代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理其实非常简单,说白了就一句话:

  因为汞是唯一一个常温下是液态的金属,所以它被用作了温度计的材料。

  在整个温度计的制取过程中,最困难的主要在于温度计内的毛细管,理论上是越细越好。

  不过在工匠的努力下,这个最困难的壁垒最终还是被突破了。

  因为和针管不同。

  温度计毛细管是某种意义上的‘半中空结构’,在玻璃未成形的时候用细针去捅就行了。

  至于徐云先前所谓的“三段零六刻四平”,指的便是三十六度四。

  徐云将代表十位数的数字定做了“刻”,将个位数的定成了“刻”,“平”则代表着小数点的后一位。

  类似古代的计数表达,相对于纯数字会更容易理解一点。

  随后老苏接过温度计,认真看了眼上面的刻度。

  三段零六刻四平,按照他先前为王越号过的脉来看,这个数字无疑是相当准确的。

  接着他握住温度计一端,按照徐云先前示范的那样轻轻甩了甩。

  果然。

  水银便自然缩回了底部。

  接着他又用手指握住了底端,三十多喵后,水银很自然的又上升了少许。

  老苏瞳孔微微一缩。

  作为一位医学大家,老苏在汇编《本草图经》的时候,不止一次的在各类古籍在见到过对人体温度的讨论。

  虽然在实战环节,中医可以通过脉象来辨明人体情况。

  但这是属于‘里’的范畴,并不是所有医者都能准确判断出病人情况的。

  否则也就不会有庸医这种词的出现了。

  但若是不借助脉象全凭手感,那么判断起来反而还要更难一点。

  尤其是在精度方面:

  比如和度,医者单凭触感其实是很难感应出来的,因为医者不能保证自己的体温也正常。

  而在医学概念中,度已经可以算是体温过高的前兆了。

  因此徐云制作出的这个‘体温计’,从医学角度上来说,重要性甚至不下于粉笔!

  当然了。

  考虑到水银有毒的情况,温度计的普及肯定要比粉笔严格一点。

  “风灵月影宗......”

  老苏不禁喃喃道,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宗门啊......

  在过去的这几天时间里,他不是没有去翻阅过资料。

  然而在他能找到的所有书籍中,没有一本古籍记录过这个宗门的消息。

  但另一方面。

  这个宗门大概率是存在的:

  因为除了隐世宗门之外,没有任何说法能够合理的解释徐云具备的能力。

  当然了。

  从玄学角度来出发,仙神转世的‘生而知之者’也能解释徐云的情况。

  但从理性角度上判断,一个隐世宗门传人的身份,无疑要比仙神之说合理的多。

  毕竟悠悠数千载的历史中,遗失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比如公输子所制作的木鸢,传闻可以不需要任何外力,便在空中飞行三天三夜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