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2章 第两百七十二章_唤醒邪神后,被标记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这个层次,考题都是化繁为简,简单几个字,不仅要想出这几个字的出处,还要根据上下文,以此为赋。

  所谓未明求衣,典故出自周书,“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犹恐万机不理,天下拥滞。”形容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也指天子勤于政事。

  至于诗题出现的淡交如水诗,典故是出自庄子中“淡交如水,大道若弦”一句,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出自此书,形容君子之间的友谊真挚而淡泊。

  这题理解起来不难,甚至称得上简单,但以此为诗就比较考验考生们的文学功底了。

  从上午考到下午,时间大多都花在思索上,赵平安中午也只是随意用了些饭食,一直到了傍晚,考卷才被收了上去。

  第二场考史论“行赏忠厚之至”,这就相当于让写议论文,这一题帝师之前给他出过,也讲过,答起来不是什么问题,前两场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儿。

  难的是第三场的策问。

  赵平安看着试题上明晃晃的写着“同朕共同治理天下的,是士大夫,如今士风不正,欲求无边而见识短浅。”

  “想要正士风以复古道,用什么办法可以做到”

  看着“士风不正,欲求无边,见识短浅”的评价,赵平安深吸了一口凉气。

  这种题,考官是真敢出啊

  大致的意思便是说官场士风不好,有些官员没有能力,见识短浅,想问问有没有整治这些贪官污吏的办法。

  把这种朝廷之事拿出来做考题恐怕有两个目的,一则,是想从他们这一批举人中选些个中肯的答案,做为考验,顺便也看看有没有什么有用的法子,二则也是以此来警告,不单单是警告在职的官员,另外也是警告他们这些离进士功名一步之遥的举人们,让他们莫要行此道。

  赵平安觉得这答案倒是不难答,只是如何才能打得有新意。

  说起来,如何治贪是从古至今的一大难题,哪怕是到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有了监控,有了网络,有了各种高新技术,也无法将贪官根治,更别说是在信息闭塞的古代

  不过,说起古代的整治方法,赵平安有印象,秦朝规定,“通一钱,黥城旦最”,也就是说哪怕行贿一个大钱,也要被在脸上刺字,然后再罚去修长城;隋唐规定“坐赃论加二等”,也就是说,如果是朝廷重臣,还要加重处罚,至于宋朝,则是规定“赃满五贯文者处死”。

  其实,不管是哪个朝代,对于贪官都有自己的惩治办法,但如果只看惩罚,最严的莫过于明朝,也就是朱元璋时期。

  明代律法明文规定,只要地方官员贪污超过六十两银子,便会被“枭首示众,剥皮实草”,据说,明太祖还特地建立了一座庙,被称为皮草场。

  剥皮、流放、诛刑、杀头、灭族、凌迟,明朝对于贪官的惩治制度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