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章 赵清姿的金手指充值到位_本王从不追妻火葬场(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想这铺子能开起来都要靠原主的手艺,自个儿现在接过了她的名字和身份,不如取赵清姿的“清”和李潇潇的“潇”,铺子就叫“清宵”。

  “清宵”二字意为清静的夜晚,她和原主都在盼望一个可以安枕的夜晚。

  为了附庸风雅,她请人将李商隐的《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一诗用瘦金体镌刻在了清宵绣铺的门上。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这样一来甚好,闺怨诗倒也符合她铺子的定位,只要能拿下闺阁女子这块市场,她不愁没有生意做。

  让赵清姿没有想到的是,不过几日,在长安城的闺秀中,清宵绣铺便有了名气。

  竟然连京城高官家中的女眷,也在谈论去买绣品时,又得了什么诗。

  李尚书的千金说,“那绣铺的绣品自是上乘,我最看重的还是铺主举世无双的才华。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人人买到的诗都不一样,足见诚意。”

  她买的手帕上,绣的是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李千金倾慕赵寒声多年,却是神女有意,襄王无情。所以第一次去绣铺便挑中了“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这团扇极为精巧,上绣秋林楼阁眺望图,青山中深碧的树林烟雾漾潆,暮色入户,照进闺楼,锦衣女子立在玉石的台阶上眺望远方,似乎在等待某个归人。

  这不就是李千金的写照自从赵寒声戍边以后,她没有哪一天不是如此,只恨自己不能随他去边关。

  “我瞧那绣铺中的绣品,样样都是顶好的,可惜铺主是个怪人,有生意也不做,一人一月只能挑一件。”说话的人是徐太尉的女儿徐小姐。

  徐小姐不像李千金一样精通诗文,但平日里交好的千金都是才女,不免也要跟着一起买些时下流行的笔墨玩意儿。她选了一条手帕,绣的是海棠花,题的是陈与义的《海棠》不算是赵清姿的得意之作,但花样也算得娇憨可爱。

  一旁镇国公家的四小姐微微蹙了眉头,“此言差矣,我最看重的就是清宵绣铺这一点,倘若人人都买得,又都是一样的诗,岂不是无趣。”

  四小姐心道若是同那赵清漪买到一样的,岂不是晦气

  她买的团扇上绣的是杜甫的《秋兴八首其八》,与其他闺阁女子的闺怨思春诗不同。

  她尤其喜欢“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此句最为新颖别致,句式错落变化,有参差之美感,诗中蕴含的身世之感,也叫四小姐垂泪。

  不知这杜甫是何许人也,七律写得如此好,当世无出其二。四小姐听说也有人猜测,这杜甫、李白、苏轼等人俱是那清宵绣铺主人的化名。

  赵清姿倘若知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