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 :佛灯示警,故人多仇_斩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像是天上被群星围绕的月亮,教人心折。

  周何之面色一冷:“原来是魏兄。”

  那魏兄后面站立一名彪形汉子,应该是侍卫,当即喝道:“无礼!魏大人虽然微服出行,但岂是你一介书生所能称兄道弟的?”

  周何之面色大变,然而想及对方身份,不敢作,只得站起身子,弯腰拱手,俯身下去:“学生见过魏大人。”

  那人哈哈一笑:“这一声魏大人听得痛快,老周,十年前你没想到会有这一遭吧。”

  笑着,大踏步穿过厅堂,往后面厢房去了。他乃贵客,自有乖巧的跑堂奔前忙后地热情招呼。

  周何之神态惨然,倒一大杯酒,一饮而尽。

  陈三郎沉吟问道:“老周,你认识他?”

  周何之面露苦笑,说道:“魏了名,我第一次参加乡试的时候,和他同期。其出身扬州魏家,乃是州郡书香门第,甚有来头。那时候,只怪我年轻气盛,在一次士子聚会中出言恶了他,结下恩怨。”

  陈三郎听着,又问:“然后呢?”

  周何之叹息一声:“然后在那届乡试,我名落孙山,而他青云直上,中举,得进士,入翰林院,屡得提拔,如今应该已是侍读学士了。”

  侍读学士是在翰林院从事文史修纂的闲职,但品阶达到从四品,相当高。这样的闲职一旦得到外放机会,很可能获得实职大官,比如知府。

  古临川问:“那他怎么回扬州里来了?”

  周何之回答:“见其这番春风得意的模样,大概是要回扬州担任实职了。”

  古临川听见,莫名羡慕。

  周何之笑容凄凉:“魏家祖辈都有人当官,魏了名的爷爷曾官至礼部侍郎,他父亲是国子监祭酒,有这样的爷爷和父亲庇荫,咱们羡慕不来的。”

  说罢,又是一大杯酒,可惜饮酒消愁愁更愁。

  朝廷设立科举,文章取士,让出身寒门的士子们拥有了一个鲤鱼跃龙门的大好机会。然而科举之路,荆棘满布,不知多少满腹才华的读书人都被隔挡在外,抑郁一生。就算披荆斩棘,金榜题名,但仕途之路,却更加坎坷,风波险恶。到了这一步,若无依仗靠山,也是一辈子屈身底层的命。

  古临川喝着酒,眼光不由瞥向陈三郎,心道:在学院时,道远颇得学政大人青睐,自有大好前程……

  他哪里知道,杜隐言突然中风,不说继续做官,后半生的生活都很成问题了。

  周何之接连喝了两杯酒,有些醉意涌上心头,面皮红了起来,对陈三郎道:“道远,你的才学毋庸置疑。然而吾辈读书人,人情世故才是最重要的饭食。头角峥嵘易碰头,当碰得头破血流,这人,就会死的。”

  说到“死”字,有着入骨的凛然之意,显然包括了他极其深刻的经历感悟道理在里面。

  其少年算得志,但接连考了数届乡试皆铩羽而归

  请收藏:https://m.xfxs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